自然辩证法通讯

综合新闻

读史小记:筑城辨证法

来源:自然辩证法通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7-01

五胡十六国时期,后秦将军赫连伯叛乱后,占领临泾,建赫连城。这就是大夏王朝的都城桐湾城,始建于公元413年,历时六年,十万劳力形成。赫连伯的野蛮治理虽然为后人所鄙视,但桐湾城却极为强大,易守难攻,辩证的建设方法可作参考。


(佟万城位置,图片来自互联网)

首先,施工严谨,劳资并重。一方面,它以当地材料为基础。桐湾市位于陕西省北部靖边县境内。遗迹是白色的,是用当地的“白土”建造的。附近的神木县盛产白土,古称“白土县”。这种白土质地坚硬,历史悠久,是当地的传统建筑材料。另一方面是提高工匠精神,在历史上被称为“蒸土建都”。所用的白土先蒸杀草虫卵,再与米汤和石灰混合,再砌筑压实。最后,以近乎残酷的方式要求“铁锥穿孔”检验验收。这样形成的桐湾城,是用石头砌成的。城墙高约8尺,底座厚30级,上海地区10级。 “万物生火”,是一座坚强的城市。

其次,设计精良,防守攻势。 虽然筑城的主要目的是防御,但桐湾城也体现了凶猛的攻防心态,城墙上配备了鲜明的“马脸”。 “马面”是一个从城墙突出的长方形墩台,便于攻击接近城墙的敌军,形成三个自上而下的杀戮面,有效消除防御角落。桐湾城的马脸很大,“四尺长”,有的单体马面高达12米;它们密密麻麻,“相距六七尺”,其中南墙9处,东墙14处,北墙11处。西九壁。战国时期,韩国的华阳市有10匹马面,是一个难以攻打的城市。桐湾城有四十多张马脸。一些马面有一个方形空间,可以存放石头、木柴、谷物和武器。它们无疑将成为攻击者的“噩梦”。


(童万城马面,图片来自网络)

三是不求形式,求实效。 通湾城紧紧围绕实战而建,不追求华而不实。后世宋人考察城址,古今对比,作出判断。宋代“马脸”圆头圆脑,人称“团敌”,流线型看起来很漂亮,但“随意和鸡蛋”,反而降低了防敌的作用;童万成“马脸”方头方脑,但敌人接触面积大,相互形成多重火力覆盖,进攻不留死角,城墙之敌基本无立足之地。宋人感叹厚重的城墙毫无用处,城防因缺乏设计合理的“马脸”而成为空架子。关键时刻,衬里比脸更重要。

通湾城是古城防御的杰作,但终究没有起到易守难攻的作用。城市死了,人还活着。北魏征服大夏,刻意不攻打桐湾城。赫连伯伯之子何连昌被引诱带出,大败而逃,失去根据地。赫连家族的两代人都没有善治。内讧不休,大夏的根基瓦解,他们骤然消亡。美德没有危险,这是真的。


(童万城遗址,图片来自网络)